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數字化”寫進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終身教育保障”。以智能技術賦能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及教科研轉型,是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和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2023年福建省教育廳聯合五部門印發《福建省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三年實施方案》,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智慧教育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以數字變革推進教育強省建設,提出共建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服務質量、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與示范應用支撐教育教學方式變革。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華僑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對于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號召,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的戰略部署,融合人工智能提高數字化教育水平,探索新商科建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路徑。工商管理學院目前有楊洪濤教授的《市場營銷學》、以及李向陽副教授的《管理信息系統》被認定為華僑大學首批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學試點課程建設培育項目。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化教育數字化賦能,提升教書育人能力,為培育人工智能融合試點課程,工商管理學院于2024年10月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學試點課程”立項申報工作。學院教師積極參與,集合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需求梳理課程教學內容,打造一體化、系統化的人工智能賦能本科課程體系。學院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多輪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指出,學院大部分課程設計思路清晰,能有效開發人工智能在課程中的應用,對課程展開深度教學改革,在人工智能賦能下有望提高價值追求、完善課程質量保障體系。經過各系推薦及專家評審等流程,最終立項12項課程改造項目。此批課程改造項目一方面通過借助人工智能教學平臺,對原有課程內容、思政元素、教學互動過程等進行個性化調整,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助力教學科研一體化,提高教學科研產出;另一方面,加入人工智能助學服務,有助于加快教學模式改革,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促進人工智能貫穿教學全過程。對于立項的課程,學院將積極提供各類資源支持,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課程建設探討及技術指導,優先選派任課教師團隊外出參加培訓、交流和調研活動等,同時提供經費支持,協助教師更好地開展人工智能賦能課程建設,確保試點課程取得實效。
工商管理學院“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學試點課程”立項課程 |
序號 | 課程名稱 | 所屬專業 | 課程負責人 | 序號 | 課程名稱 | 所屬專業 | 課程負責人 |
1 | 供應鏈管理 | 物流管理 | 郭武斌 | 7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呂玉明 |
2 | 貨幣銀行學 | 工商管理 | 葉笛 | 8 | 信息管理學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謝安晉 |
3 | 廣告學原理 | 市場營銷 | 黃怡丹 | 9 | 數據挖掘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李海林 |
4 | 市場調查 | 市場營銷 | 李琦 | 10 | 運籌學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郭韌 |
5 | 大數據營銷 | 市場營銷 | 陳小燕 | 11 | 招聘與錄用 | 人力資源 管理 | 胡三嫚 |
6 | 財務管理 | 財務管理 | 王海英 | 12 | 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 | 人力資源 管理 | 李小軒 |
工商管理學院開展的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學試點課程項目,有助于推動教育數字化,全面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育治理、研究創新,不斷強化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思想觀念。在此項目的推動下,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數字素養,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整體推動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字素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數字人才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性作用,為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提速增效。
文稿:吳娜
初審:盧玉
復審:王偉
終審:王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