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人力資源管理系開展2024級本科生小學期“精彩實踐課堂走進企業實踐基地”系列活動。由李小軒老師、袁國書老師及助教鄭芷晴(2025屆本科畢業生)帶隊,組織44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代表走進泉州工藝美術合作社,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與傳統技藝的傳承現狀,開展實地訪談與深度調研,結合課堂所學探究傳統手工藝與人力資源管理、文化創新之間的關系。
泉州工藝美術合作社位于泉州市鯉城區花巷許厝埕13號,由泉州古城公司在原泉州工藝美術廠舊址基礎上改造而成,現已入駐46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工作室,是集非遺展示、創作交流與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綜合性傳統工藝聚落。此次實踐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實地調研能力、跨專業認知視角與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

圖1 泉州工藝美術合作社門口師生合影
活動中,學生們以兩人為單位分組,提前設計訪談提綱、準備記錄工具,以“走近傳承人,傾聽匠人心”為主題,對合作社內的22位非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展開深度訪談。傳承人包括81歲高齡、從業61年的金蒼繡技藝傳承人陳美英,擅長漆畫創作的陳佳妮,古法藥香制作技藝代表人莊勁松,國家級木偶頭雕刻傳承人王景然,以及燈彩(泉州花燈)、銀器制作、紅磚雕刻、古船模制作等技藝的多位傳承人。

圖2 泉州金蒼繡技藝工藝美術大師陳美英與學生合影
在訪談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記錄了技藝的歷史脈絡、代際傳承機制、現代傳播方式等信息,還就傳承人如何培養學徒、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推動傳統工藝市場化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有的傳承人以實物展示傳統工藝流程,有的開放工作坊供學生觀摩體驗,有的則深情講述自己與技藝相伴一生的故事,讓現場師生深受感動。

圖3 泉州楊氏戲劇道具和李堯寶刻紙傳承人楊佳燁向學生介紹工藝
此次實踐是理論與地方文化相結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在調研結束后的分享環節中,許多學生表示“從課本到實地,從案例到真實人物,這是一次特別有溫度的學習經歷”,“理解了匠心,也理解了文化傳承背后的管理邏輯”。也有學生表示,希望將本次訪談素材轉化為研究報告或課程論文,進一步探討文化傳承與青年參與機制、非遺組織的人才激勵模式等管理議題。
本次調研不僅幫助學生拓展了學術視野,更增強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共鳴和現實關注。在AI和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管理學教育也需要回應社會與文化的發展需求,將“文化自覺”與“專業能力”并重培養,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理解社會的能力。人力資源管理系將繼續推動“精彩實踐課堂”走進更多不同類型的組織與文化場域,探索以“調研+反思+知識轉化”為核心路徑的能力培養機制,打造更具綜合性與實踐性的本科教學體系。
來源: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人力資源系
撰稿:李小軒
初審:沈思瑩
復審:徐文福
終審:王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