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鳳凰花開。一位身著香港警隊制服的特殊“宣講者”回到了熟悉的華園。他是raybet雷電競2016屆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校友、香港警察學院最高榮譽“銀笛獎”的獲得者——李梓峰。
6月3日至6日,香港警察·內地大學招募快線福建站活動在raybet雷電競舉行。畢業九年后,李梓峰以香港警隊一員的身份重返母校,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他從華園學子到香港警察的奮斗故事。

李梓峰返校作宣講
談及在華大的本科四年,李梓峰的記憶閘門隨之打開。作為校學生會境外生聯絡部的干事,他廣泛接觸境內外同學,參與了國慶游園、境外生美食節、中國文化之旅等各類活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拓寬了視野,也見證了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在華大這樣多元包容的環境里,我萌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把在內地學習的知識和感受到的文化帶回香港,服務社會。”他說。
畢業那年,李梓峰選擇報考了香港警隊,但卻沒能如愿。帶著遺憾,李梓峰入職一家智能產品公司,一干就是七年。這七年,是沉淀,更是積累。他從門店銷售做到培訓講師,學會了洞察客戶需求、解決“痛點”,這份與人打交道的經驗,無形中為他日后的警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大概2022年,我得知香港警察來華大招聘,為港生提供新的報考渠道,這讓我再次燃起了希望。”此后,李梓峰一直在尋找機會,成為一名香港警察。同時,面對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在智能產品公司工作的他也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專業知識應該可以在警隊有所作為。于是,2023年李梓峰再次報考香港警察學院。
這一次,他成功了。首先他要接受的考驗,是27周的嚴苛訓練:從清晨五點的體能拉練,到步操、槍械使用,再到警務知識、法律法規學習等等。“最開始我也擔心自己的體能跟不上”,李梓峰表示,這期間每一天都是對自己的全新挑戰。
宣講中,面對學弟學妹對體能的顧慮,李梓峰笑著分享:“頭一周訓練最艱苦,但有二十多個同班同學和你一起跑、一起上山、一起訓練,沒有人會被落下。”在同伴的激勵下,李梓峰很快適應了高強度的訓練,發現自己明顯地一周比一周進步,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好。
最終,李梓峰拿到了香港警察學院的最高榮譽——“銀笛獎”。此獎項每屆每班僅授予一人,需在步操、射擊、體能、工作實習等方面整體表現出色。“光靠努力,可能還不夠。”李梓峰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的“秘訣”:要有方法地努力。他解釋道:“體能鍛煉,需要科學的訓練方法和飲食控制;學習法律和警務知識時,要結合實際案例去記憶,才能理解透徹。這些都是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你能否更快提升。”
2025年1月,從香港警察學院畢業后,李梓峰正式加入香港警隊。如今,他在警隊中負責軍裝巡邏,在街頭巷尾守護著城市的安寧。他的工作日常,由一件件“小事”構成:處理噪音、糾紛,疏導交通,以及眾多日常的求警協助等等。“雖然都是小事,但當完成工作,市民得到幫助時,那種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他說。
再次漫步華園,看著一張張青春的面龐,“仿佛看到了曾經趕著去上課、趕著去吃飯的自己。”李梓峰感慨萬千。他特別感謝母校老師的培養,“在母校的學習經歷,為我的工作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此次返校,他希望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所有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學弟學妹:“不要害怕失敗,勇于嘗試。重要的是從失敗中發現不足,然后去提升,下次再積極地爭。
李梓峰(左)與同學的畢業合影
從一個朦朧的想象,到一次挫敗的嘗試,再到七年后的堅定選擇與最終的卓越綻放。李梓峰用行動詮釋了夢想的力量。如今的他,已成為守護香港萬家燈火的一員,用責任與擔當,彰顯華大學子的風采。
原文鏈接://news.hqu.edu.cn/info/1018/412612.htm
初審:沈思瑩
復審:徐文福
終審:王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