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哲學社會學科百名優秀學者培育計劃學術報告在經管樓609會議室召開,鄧曉懿博士主講“大數據環境下個性化推薦系統評價指標評述”。
報告分為推薦系統評價方法、推薦準確度指標和基于排序加權的指標三部分。以“互聯網時代為什么要信息推薦”為引論,鄧曉懿舉例說明各種推薦系統,如Facebook、Google等。他介紹了“在線評價”和“離線評價”兩種推薦系統的評價方法,相較于能直觀地反映用戶系統評價的“在線評價”,“離線評價”更經濟,并且已是當前的研究焦點。在推薦準確度指標部分,鄧曉懿從預測評分準確度、預測評分關聯度、分類準確度和排序準確度四類對其進行闡述。他指出,預測評分準確度分類之一的“RMSE標準誤差”能較好地反映出測量的精密度,并在工程中被廣泛應用,而預測評分關聯度使用度不高、可解釋性不強。他還通過“用戶對各種電影進行排序”的舉例對排序準確度做解釋。在基于排序加權的指標部分,他以Half-Life utility(HL)、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DCG)和Rank-Biased Precision(RBP)三個指標為代表進行了說明。
在現場互動中,聽眾對“用戶排序問題”進行討論,并結合報告內容提出問題。鄧曉懿就“如何在海量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這一疑問做解答,他表示“系統降維”會根據用戶需要幫助用戶進行分類,并舉出“亞馬遜網書設置分類”和“微軟公司定期降維”的例子以佐證。
鄧曉懿,工學博士,raybet雷電競2014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百名優秀學者培育計劃入選者,現為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個性化推薦、大數據分析。

鄧曉懿老師講解
文:張鐘元 陳洋 圖:史燁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