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愛在黔行”支教團開始新一輪志愿者招募活動。借此機會,我院記者對參加過前兩次支教并擔任支教團帶隊老師的財務系陰長霖老師進行采訪。
貴州“愛在黔行”支教項目最初由MBA聯合會提出和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合作,由MBA聯合會提供物質捐贈,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組織大學生支教。這一項目的目的在于支教、調研、精準助學,迄今已舉辦過兩次,并且產生了一定成效。作為帶隊老師之一,陰長霖對貴州孩子們的改變深有體會。他說:“改變最大的是孩子們的衛生習慣,現在他們已經有意識地去洗澡。而且我們的課程主要是素質教育,所以人文思想在孩子們心中有了一定改變,平時更加注重禮儀禮貌。這些都是很明顯的效果。”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關鍵字“陰長霖 支教”,彈出的大多是2015年7月貴州黎平支教報道,這篇報道被東南網泉州頻道、閩南網等多次轉載。但筆者在采訪中了解,陰長霖老師不只做過一次支教。談到為什么會去做支教和慈善方面的事,他表示自己在2011年隨大學生做過一次云南德欽支教,之后都沒什么契機。當貴州支教這個機會出現,他便毫不猶豫地去了。被問到從事慈善的起點,他有些無奈地說:“很早,我也記不清具體什么時候開始。這么多年其實也沒有持續性和正規性,一切都是隨緣,有機會就去做。比如去福利院看望孤兒,都是有時間就去。這兩年的貴州支教才算是真正走上正軌。”
在被轉載的報道中,提到陰長霖將自己的女兒也帶去參加支教且不只一年。其實不僅僅是支教,在女兒很小的時候,陰長霖就嘗試將她帶去福利院、孤兒院探望,帶她做義賣為支教籌集資金。提到女兒,他的語氣略帶驕傲,“從15年開始她(女兒)就成為了支教團內的正式隊員,和其他大學生一樣獨立承擔一門課,今年她的義賣做到現在已經存了幾百塊錢了。”他坦言,這么做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女兒的一種情懷,“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需要有更多的愛心和公益性,不應該人人都只有自我。每個人要過得好不僅僅是自身好,應該是我們身邊的人甚至不在我們身邊的人都好,我們才是真正的好。”
關于支教的意義,陰長霖感慨頗多。雖然網絡上對于短期支教的看法總體是貶大于褒,但他個人認為,支教的意義正面大于負面。“只要是做慈善,無論是什么形式,初衷是好的、做出了真正效果就值得支持。”他為支教行為總結了一段話:播撒愛的種子、培養寬廣的胸懷、打開外界的窗口,這就是支教的意義所在。他特意告訴筆者,貴州接受助學的一個孩子說,等將來自己有能力了,他也會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談到做支教的困難,陰長霖表示,“愛在黔行”支教團做到現在,最大的阻力有兩點:經費和人員。因為沒有正規固定籌集資金的渠道,所以每一年都在思考是否要辦下去,但到底還是堅持下來了。人員是因為愿意去的人不多,愿意年年去的人就更少了。他希望將來在這兩方面能有所改善。
采訪最后,陰長霖并沒有表達自己對于貴州“愛在黔行”支教團的未來寄托,他更愿意做好現在的工作,讓支教一年一年傳承下去。“也許我們做不了太多,也沒有非常大的影響,但就像那些接受助學的孩子一樣,我們能影響一個,就是一個。”

陰長霖老師
文:張鐘元 陶淼琳 圖:鄧雪梅